趁著星期假日,
陪著朋友到戶外散心,
在幾經討論之後,
我們來到了「王功」。
想像一下我上次來的時侯不知道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
當時這條路的兩旁可是滿滿的攤販及人潮,
但這次到王功,
明顯的感受到這裡的人潮不如以往,
王功這一帶最著名的就是「蚵」,
所以到此也要來品嚐一下美味的「蚵子炸」。
這家洪維身算是生意比較好的,
因為附近好像也沒看到別家在賣。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一個大鍋子正在炸著「蚵仔炸」或叫「蚵嗲」,
一個接一個,
手腳相當利落,
也讓我看的入神,
或許安排在店門口做也是一個吸引客人上門的手法。
這就是炸「蚵仔炸」的工作區域,
所有需要的用料都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可以看到一條條白色的就是花枝,
那就代表除了「蚵仔炸」之外也有「花枝炸」,
只是這次沒有特別去品嚐。
美味上桌囉~
這是豬肉炸,
裡面是包著豬肉及韭菜,
看了一下菜單,
炸的東西也分很多種,
不過感覺換湯不換藥,
花枝炸應該就是把豬肉換成花枝而已吧。
接下來是主角「蚵仔炸」,
右上角的另一盤是「菜頭糕」及「米糕」。
從切口的另一個方向,
可以看到蚵仔炸裡面飽滿的蚵仔及韭菜,
裡面的蚵仔炸的恰到好處,
不會太老。
最後再來一盤蚵仔煎,
來這裡如果吃傳統夜市賣的蚵仔煎那就遜掉了,
依菜單上來說,
這叫作「古早味蚵仔煎」,
沒有吃過的印象,
所以叫了一盤來嚐嚐。
它用的粉不像夜市蚵仔煎那麼多,
而且也沒有蛋,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蚵仔,
而青菜的部份則是用了韭菜來取代,
吃起來的感覺還不錯喔,
如果不排斥韭菜味的人可以叫一盤來試試口味。
吃飽後準備回車子的路上,
發現這個攤位圍了不少人,
原來是在叫賣鮮蚵,
但這個場景目前在這條街上不常見,
看了看周邊,
也只有這攤的人氣比較旺一點,
我想應該是剛停在旁邊的遊覽車所載來的人潮吧,
看看這些遊客都有穿制服就可以知道是一群的。
走呀走的來到了遊客服務中心的門口,
看到地上噴了一排字,
一開始怎麼看都看不懂,
後來經同行的友人一說才了解,
原來是要由右向左看,
「輪車不時出入」(台語),
下面那個「定」字應該是忘了,
所以後來才又補上去的,
看了還滿好笑的。
看了看這王功旅遊服務站,
感覺還滿心酸的,
會設計這個旅遊服務站,
想必這裡也是曾經風光過,
只是現在已成往事。
看這斑斑的鐵鏽,
想必已經荒廢有一段時間,
照片也都被太陽晒的龜裂剝落。
旅遊服務站目前是無人看管的狀態,
裡面主要呈列的是一些介紹王功特色的海報,
不過現在怎麼看都像是廢墟一片。
至少慶幸的是,
這還只是間以兩個貨櫃組成的鐵皮屋,
也算是結省成本,
不然可又要變成一間高成本的蚊子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