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台北之行,
不只參觀了「木乃伊傳奇.埃及古文明特展」,
還安排了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
因為兩展同樣在中正紀念堂展出,
而且只要憑「埃及古文明特展」票根來購買「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門票,
即可以180元的特惠價購入門票,
除了此項優惠之外,
若有兆豐銀行的信用卡,
還可以享有購票9折及紀念品95折的優惠。
首先看到的是這個很有特色的售票亭,
以知名畫漫人物「原子小金剛」及「怪醫黑傑克」再加上手塚治虫的漫畫為布景主題。
終於買到門票了,
但上面標示的是180元的「活動票」,
票面似乎與原價票的票面不太樣同。
雖然這邊還是有不少的排隊人潮,
但跟另一場的「埃及古文明特展」那邊比起來,
這邊算是少了很多。
入口處的左與右兩側,
分別放置了一本大型漫畫,
並有多張漫畫角色的立牌橫跨於入口之上,
當然內容都是手塚老師的作品。
我想這裡要表現的意念,
應該是這些漫畫角色都一一的從漫畫裡跑了出來。
超帥氣的黑傑克醫生,
是手塚大師的知名作品之一,
也是醫療類漫畫的始祖,
之前都只聽過手塚治虫大師的名號,
來看展之後才了解到手塚大師的厲害,
他不斷的使用了創新的手法,
也創作了很多的第一。
展場裡除了手塚大師的手稿展示區禁止拍照之外,
其他的展示區都是可以自由拍照的,
像是第一區的原子小金剛就造成了門口大塞車,
超多人在此拍照的,
不停的聽到現場工作人員大喊:「拍照的人請靠右邊,不要擋住通道」。
手塚治虫一生創作了約450部的作品,
當然也有知名與較不廣為人知的,
而在這個圓框中出現的,
可都是一些較為知名的角色,
你認識幾個呢?
在看展的途中,
牆上會有一些關於手塚治虫大師的介紹以及一些他想傳達的意念,
經過這裡時不妨停下腳步仔細的看看,
說不定能讓你對手塚治虫大師的世界觀有另一番的見解喔~
上方天花版還用大型膠卷來裝飾,
看著每格畫面上的圖案,
就好像回到了那個年代。
全場的另一個人氣拍照景點,
等身大的黑傑克醫師人像,
這可以好不容易等到一個沒有站在旁邊的空擋拍的,
看看左下角那個人才正拍完準備離開,
當然隨後也會有另一個人補上來拍照。
從了有人像及圖畫的展示,
這邊還重現了手塚治虫大師當時作畫的書房。
一旁擺設的都是手塚治虫大師所畫的漫畫單行本。
而桌上除了紙與筆之外,
還放有手塚治虫大師的招牌眼鏡及帽子,
他會之所以會帶帽子,
是想在漫畫家與學生之間做一個區隔,
平常是學生,
而當戴上扁帽的時侯,
當下他就是一位漫畫家。
桌上放著的是「原子小金剛」人物的設定稿
就是他~就是他~
他就是手塚治虫本人啦~
招牌的眼鏡、扁帽及大鼻子。
一旁的文字,
清楚的介紹了手塚治虫大師的一生,
手塚治虫大師的原名為「手塚治」,
1928年11月3日出生於大阪的豐中市,
後來因為小學時期喜愛昆虫的他,
在一本「昆虫圖鑑」中看到一種名為「治虫」的步行虫,
從此之後就以「治虫」為筆名,
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手塚「治虫」了。
但是不說你可能不知道,
手塚治虫除了是一位漫畫大師之外,
還是一位醫學系的高材生,
他從戰爭中體會到生命的可貴,
於是年經時便立志要當醫生,
後來更成為了醫學博士,
只是後來還是選擇了他最愛的漫畫,
這也難怪他有辦法畫出怪醫黑傑克此等傑出的醫學漫畫作品。
接下來這一區,
將展出手塚治虫大師的手稿及創作,
從最初的四格漫畫作品「小馬的日記本」,
一直到未完成的絕筆作品「貝多芬」、「浮士德」…等,
講述了大師一生的創作與理念,
這是全展中最有看頭的一個部份,
也是唯一一個不準拍照的展區。
從十八歲那年(1946)開始,
手塚治虫開始了他的漫畫家生涯,
正式出道的第一個作品為四格漫畫的「小馬的日記本」,
內容主要以四格的方式講述主角小馬於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一些趣事,
當時的四格漫畫是一種主流,
有點像是之前常在報紙上看到的那種。
即然當時主流的是四格漫畫,
那又是誰創造了像目前的這種連載式漫畫呢?
沒錯!那個人即是手塚治虫大師,
他擺脫了傳統的四格漫畫方式,
以類似電影變焦、廣角、俯視等技巧來畫漫畫,
這種手法也一直被沿用至今,
成為了漫畫構圖的標準,
緊接在此之後,
手塚治虫大師又接連的創造出了許多的第一,
1948年:確立了結合獨立的電影手法,
1950年:在月刊上的第一個長篇連載大作「森林大帝」誕生,
1951年:初期SF作品的代表作「該來的世界」。
1952年:眾所皆知的「原子小金剛」誕生,
同時期另一部有趣的作品「我的孫悟空」,
當時每回都是彩色卷頭。
1953年:第一部少女畫漫「寶馬騎士」,
這也是日本少女漫畫的起源,
而主角那水汪汪的大眼也奠定了之後少女漫畫中常見的造型。
1958年:投入第一部熱血的動畫大作「電影萬歲」,
1959年:第一個週刊連載作品「驚奇博士」,
1960年:成為週刊「少年Sunday」的主軸作品「肯恩隊長」。
1963年:日本第一部國產動畫「原子小金剛」,
當時創下了超過四成的收視率,
只是當時還是黑白電視的時代,
所以動畫也就是黑白的囉~
1966年:手塚治虫大師以分身的方式出現於自己的漫畫及動畫之中,
1967年:知名大作「火之鳥」及「多羅羅」誕生,
其中「多羅羅」還曾被拍成電影及製作成PS2的電玩遊戲,
當時電影還是由「妻夫木聰」及「柴崎幸」所共同主演。
1968年:挑戰第一個以青年為取向的長篇漫畫「吞下地球」,
1969年:以「海王子」這部作品在報紙上連載,
以一天一頁的方式持續連載了2年,
我想若不是非常受歡迎及期待,
應該很快就下檔了吧!
1973年:醫療漫畫的始祖及里程碑「怪醫黑傑克」。
1974年:就算是女性市場也很受歡迎的少年傳奇漫畫「三眼神童」。
這是偷偷回頭拍了一下禁止拍照的手搞展示區,
牆上掛著的是人物的手稿及設定畫,
除些之外還有手塚治虫大師的訪談及影片介紹。
通過了手稿區之後,
接下來又是吸引大家拿起相機猛拍的一區,
首先看到的這個便是「原子小金剛」的場景。
鼻子大大的茶水博士
森林大帝
「三眼神童」喜樂
少女漫畫的始祖「寶馬王子」。
很假的「黑傑克」及太大隻的「皮諾可」,
都不帥不可愛了。
接下來又看到有一群人在排隊,
原來這裡是漫畫主角的合照及握手會,
我們到場時正在進行的是森林大帝,
聽說前一場的黑傑克超多人的。
這裡當然也要來一張囉,
只是聽說半個小時後黑傑克又將再次出場,
所以我們又在裡面混了半個小時。
在耗時間的同時先到處走走拍拍,
牆上有代表手塚治虫大師本人的漫畫人物,
當然最特別的就是他那大大的鼻子囉~
來~戳一下。
除此之外,
這區還展示了很多手塚治虫大師作品相關的公仔及玩具。
最年才出產的盒玩公仔-1,
可見其細仔的完成度。
盒玩公仔-2
早期的原子小金剛公仔
各式各樣的玩具產品
彩繪盤組
世界唯一穿和服的原子小金剛
世界最小的微型漫畫
這可是真的有內容的喔~
等了好久,
黑傑克終於登場了。
在此還有一區正在播放著3D短片,
只是排隊的人實在太多了,
由於時間的關係,
所以最後也只好放棄了。
在此也到了展場的出口,
雖然手塚治虫大師已經過世,
但他的作品卻還不斷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來這裡不只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可以找到童年的回憶,
小朋友還可以見到他們喜歡的「原子小金剛」及「怪醫黑傑克」…等,
真的是一個適合一家大小一起來看的特展。
此展的展期將由7/9起一直到10/6日,
都將持續於中正紀念堂的一展廳展出,
一般人聽到畫漫展大多認為是小朋友或青少年才會喜歡看的,
但這可不是那只有漫畫迷或宅男才能來看的展,
手塚治虫大師這一身的傳奇故事,
絕對值得您親自走一趟。
-----------------------------------------------
我的努力也需要您的鼓勵喔~
若
覺得喜歡此篇文章的話,
別忘了點選下方的「推薦」,
這樣將有機會讓更多人看到此篇文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