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三日.02-05-1.林田山 (3).jpg

今日午餐過後即來到了林田山,
在1960年代伐木興盛的年代,
林田山一片人聲鼎沸,
讓這裡有「小上海」之稱。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jpg

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往日用於載運木材用的小火車,
但隨著政府的禁伐林木政策,
林田山的伐木工人漸漸的散去,
就連原有的繁華也一併帶走。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1).jpg

但林田山仍保留著最完整的伐木場景與意象,
原始山川景觀及豐富的自然生態,
也或許是過去的繁華不在,
讓這裡顯的特別的靜寧。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5).jpg

沿著一路往上走,
可以看到往日載運木材的鐵道。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6).jpg

累了,
不妨到此「旭東亭」歇歇腳,
順便感受一下山林間的氣息。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9).jpg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10).jpg

繞過了旭東亭,
沿著鐵道旁的小徑,
迎接著我們的是「中山堂」。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12).jpg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21).jpg

中山堂是間傳統戲院,
以前在這曾播放過一齣齣的戲劇電影,
相信曾帶給不少人美好的回憶,
可能當年的繁華不再,
有如曲終人散。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13).jpg

來到林田山雖然看到不以往伐木業興盛的景像,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精緻的木雕作品。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15).jpg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17).jpg

中山堂中仍保留著古老的電影播放機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19).jpg

來到這別忘了與這舞台合影留念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20).jpg

離開中山堂後,
我們一路走下階梯,
準備與林田山告別。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22).jpg

走路回到車上的同時,
導遊小喜也沒忘了跟我們介紹一下沿路上的植物,
我們在樹上發現一種蕨類植物,
這種蕨類通常生長在海拔二千公尺以下的山區或平野,
可以在樹幹或是岩壁上發現他的蹤影,
長在樹幹的叫「抱樹蕨」,
而長在岩壁上的就叫「伏石蕨」喔~
以後發現他們,
別忘了打聲招呼。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23).jpg

可以發現怎麼有的長長的而有的圓圓的呢?
圓圓的是營養葉,
趴伏在樹幹上,
負責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
而長長的叫孢子葉,
主要是用來散佈孢子。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24).jpg

至於這個色彩繽紛的植物,
我真的不知道他叫什麼,
因為它是我自己發現的,
不過這類色彩鮮艷的植物,
是不是通常都有毒呢?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25).jpg

會發現這株植物主要是因為一旁正在辛苦織網的蜘蛛,
選在這裡織網或許是因為色彩鮮艷的植物較可以吸引小昆蟲靠近吧,
看看網子上收獲的成果就知道。

花蓮三日.02-05.林田山 (26).jpg

與蜘蛛道別後,
我們也正式的告別了林田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ujiro.宗次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